冬日的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天高云阔。在五十一团机关,一栋蓝白相间的三层小楼安静矗立,正门上方的“中国司法”四个字异常醒目,这是全国模范司法所、兵团一级司法所——五十一团司法所,办公面积720平方米,“七室一站”齐全,干警、专职人民调解员到岗,硬件强、软件优,让该所在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该所是兵团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进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缩影。
近三年来,兵团司法局落实司法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对全兵团107个司法所进行改扩建,规范外观标识189个,提升软硬件设施,强化政治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职能定位,提升保障能力。目前,兵团有54个司法所被评为“一级司法所”,5名司法所所长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其中第十四师皮山农场司法所于2022年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是当年兵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司法所承担着基层社会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也是普法依法治理的一线阵地。不过,办公面积不达标、没有独立业务用房、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人员力量薄弱等制约了兵团司法行政事业发展。
做实建强司法所迫在眉睫。借助《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兵团司法局指导各师市司法局积极协调各团场党委持续保障、共同推动司法所硬件建设,全面依法治兵团的基层阵地得到夯实。
第二师三十四团司法所干警为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务工人员释疑解惑。受访单位供图第八师石河子市石总场北泉镇司法所所长田宜平对此印象深刻。2019年他调任该所所长时,4名工作人员在一间办公室,远离总场中心,当年下半年团场协调一栋楼房作为司法所的办公场所,近年来陆续投入资金改善,目前该所办公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调解中心、视频会见室、心理咨询室等一应俱全,所里的6名干警指导管理当地40个基层连队(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16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还有1名刑罚执行一体化民警。
石总场北泉镇位于城乡接合部,矛盾纠纷类型多样。“我们结合辖区实际及矛盾纠纷情况,重点分类分层培养专职人民调解员,打造调解品牌,不仅得到了上级支持、还赢得了职工群众的认可。”田宜平说。据统计,全兵团司法所业务用房面积平均274平方米,全部采取“窗口式”办公模式,职工群众到司法所办事,有专人引导,还有休息区,真正做到了“群众少跑腿”。队伍建设更具活力一个司法所仅有一两名干警,一肩担多岗,外出公干所里就得锁门,这样的情况在兵团“一去不复返”。如今,司法所初步形成“2+1+2”(2名司法行政干警+1名刑罚执行一体化民警+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和“2+2”(2名司法行政干警+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的人员模式。近年来,在兵团司法局党委、各师市党委的支持下,各师市司法局通过招录、聘用、引入社会力量等方式充实司法所力量,确保精兵强将下基层。兵团司法局把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作为提高司法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质效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兵团已有专职人民调解员807名,做到了“一所多专调”。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巴海姑·努尔买买提自2019年10月入职,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200件,当事人满意率100%,被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暖心小巴”,2023年她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第八师石河子市一三三团司法所干警及“法律明白人”在街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资料图)。受访单位供图服务群众更有温度
第十二师一〇四团司法所是兵团最早评定的一级司法所之一。2024年11月,该所办公点从团部机关大楼搬到了几公里外的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一〇四团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了邻居,群众办事更方便。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二团毗邻霍尔果斯口岸,有“丝路国门第一团”之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四师区块就在该团。
为更好服务往来外籍人员,该团司法所联合公安机关,依托师市司法局打造的“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精心准备哈萨克语版本的《法律指南》《交通安全手册》等普法资料,结合实例,用好现场演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其他国家人员了解我国法律、遵守我国交通规则。该所还于2023年12月成立“丝路”调解室,加大与相关部门合作,对矛盾纠纷进行多元化解并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有效提升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截至目前,该调解室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2起,司法确认41起,涉及人数354人,涉及金额494.37万元。
第五师双河市八十三团下辖29个连队(社区),该团司法所在全团培育了149名“法律明白人”,与相关部门合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群众诉求反映、矛盾纠纷化解“一扇门进出、全流程调处、全链条解决”。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兵团司法所共摸排纠纷线索37848条,参与调解处理纠纷11万余件,开展法律宣传43560场次,受教育面达到52.3万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19.92万余人次。
下一篇:没有了